大龙开发区:争做工业聚集区“火车头,内陆开放“桥头堡”
2018-06-21 23:13:59      作者:汪磊   点击:

来源:新华社

 

 

贵州365足球数据,地处西南地区和中南地区的结合部,是贵州内陆“东联”发展的“桥头堡”。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正成为黔东工业聚集区“火车头”、铜仁工业经济发展“顶梁柱”。2017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9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户,总数达到62户。

大龙开发区全景图

与此同时,大龙还在小土地上做出了大文章,开启易地扶贫搬迁、工业扶贫、循环经济、产业链打造等一系列实践,实现人聚、业兴、城美的特色园区建设样本。

聚焦绿色循环发展  打造生态工业新城

“周边100公里半径内,锰矿、汞矿、钾矿、煤矿、铅锌矿和重晶石储量丰富。”身处资源腹地,这是大龙开发区的基础优势。

贵州红星发展大龙锰业有限公司

近年来,开发区充分挖掘资源优势,依托锰钡汞系原材料,大力发展新能源电池、清洁煤电、新能源材料回收再利用等产业体系。已形成以中伟正源、汇成新材料、红星发展等企业为龙头的新能源(锰、汞)产业,园区有多个品种在国内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如四氧化三锰产品市场占有率达92%,高纯硫酸锰产品市场占有率达90%。

红星发展车间一角

此外,开发区主动适应新常态,在辖内园区企业开展产业互联,以有机耦合、循环利用促进园区在锂电池正极材料原材料、汞化工、锰系列精深加工等方面形成特色产业,并实现废水废气废渣“吃干榨净”循环利用,促进园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当前,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3.0004吨标准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10.1立方米/万元,规模以上企业达到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占比80%。

中国西部新能源产业园

首先,通过结构性调整,对传统支柱产业技改升级、对新型科技企业进行信息化升级改造。以国家级循环改造示范试点为载体,打造了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并通过与华电大龙合作,实现了集中供汽、热电联产。

中伟锂电一角

其次,致力研发创新,有效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目前,大龙开发区有贵州省电池用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中伟正源新材料有限公司新能源材料院士工作站2所园区主导产业省级研发机构,并有系列与其他科研机构的联合研发。园区规模以上企业有62家,有效发明专利数共计32件。

承接易地扶贫搬迁  实现搬得出稳得住

作为铜仁市跨区易地扶贫搬迁重要承接地之一,大龙开发区结合自身工业发展优势,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可融入”这一目标,切实让搬迁群众工作生活越过越红火。

德龙新区全景

“以前家里连像样的家具都没有,房子只刷了一道水泥地面,外墙未装修,条件非常差。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搬出‘穷窝’,住进这么漂亮的房子。”德龙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居民何开礼说。

2018年初,何开礼一家从德江县荆角乡青球村迁入德龙新区。谈起新家乡,何开礼赞不绝口,整洁的小区、宽敞的房子、崭新的家电,来这之前,他怎么也想不到。

德龙新区

一起搬来的德江老乡田维勇说:“现在好了,搬到大龙住上了新楼房,走的是水泥沥青路,学校、卫生服务中心等基础配备设施很齐全,出行难、看病难、上学难、就业难问题都解决了。”

为真正稳固地实现“搬迁一户、脱贫一户”,实现就业增收,开发区借助园区产业集聚优势,通过组织园区企业进行招聘,帮助搬迁群众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环境优美的的德龙新区

“我们夫妻俩都在箱包产业园内上班,现在每个月收入合计超过6000元。”2017年1月从德江县迁来开发区的第一批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户黄朝兴说。

而为有效的解决那些不能进厂务工的老年、家庭妇女等闲置在家劳动力的难题,开发区则成立了劳务合作社。通过企业业务外包形式来增加易地搬迁群众就业,扩宽他们增收致富渠道,并通过积极开展技能培训,让每位搬迁群众都可以掌握一技之长。

德龙新区幼儿园

“多学一门技术,以后在打工的工资要高一点。”孙黔由是从德江县潮底镇迁来德龙新区的,之前他一直在广州打工,得知要开展技能培训,他迅速报名了中式烹调班。“想着借这个机会,接受专业培训,学深学精厨艺,今后自主创业,开个美食店,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

龙江新区安置点

据了解,大龙开发区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还在持续稳步推进。自2017年1月,首批德江县易地扶贫搬迁210户989人入住以来,陆续顺利承接了德江县搬迁户1410户6826人入住。目前,另外2个安置点新增2800套新区建设以及幼儿园、小学、贵师大附中大龙分校等相关配套项目正在扎实推进。远期,将接纳2.7万贫困搬迁户入住。

理顺园区体制机制  持续高效服务企业

随着开发区发展的深入,一些新的问题在现行体制机制下逐渐凸显出来,表现为人少事多、与区县工作同质化。开发区设立之初以经济服务职能为主,机构设置也主要体现出经济服务的特点,而即将承接的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27000余人,社会事业、公共服务任务艰巨。

大龙工业新城

因此,开发区体制机制客观上亟待新的调整和理顺。但基层改革权限不宽,由于开发区本身体制机制特点和职能职权所限,推进关键环节、重点领域特别是管理体制改革,仍需上级顶层设计的更多支持。

交通路网

但作为经济开发区,高效服务企业是其不变的主责。事实上,大龙开发区一直以来都倾力于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如大龙开发区和辖内企业出台了多种人才激励、培养机制和引进方案;园区企业可享受有力、便利的金融服务;建立共性技术研发与推广平台,并有电子政务平台管理、保税仓库、保税物流中心(B型)、东部陆港等为企业提供便利服务。

保税仓大门

按照“政府搭台、市场运作、公司运营”的理念,在2016年与成都铁路局、湛江港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启动无水港建设的基础上,2017年进一步成立贵州东部陆港运营公司,全面推进无水港建设,正在奋力构建通江达海、引进大项目、迎接大企业、经营大产业的开放发展新格局。人才、资金、平台有保障,在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基础之外,更有大龙开发区结合市场面向未来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全天候24小时一条龙企业服务机制,园区企业扎根发展底气足、信心强、目标大。

贵州东部陆港效果图

此外,开发区聚焦园区服务,在推进国地税合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探索以“信息共享、经验共用、困难共克、任务共担、税法共执”为主要理念的㵲阳河税收共治。2017年4月11日,由大龙国地税牵头承办,首届“㵲阳河·税收共治”协商会在大龙成功召开,湘黔两地㵲阳河流域10个县国地税局代表参会,得到㵲阳河流域10多个区县国地税的积极响应。

责任编辑: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