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摄影画面的立体感
2014-09-13 15:25:00         点击:

摄影画面的造型形式属于平面造型艺术。平面造型是摄影艺术的一个特性摄影造型的一切手段都要受到这个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平面造型艺术的主要特点是要在二维空间的平面上再现或表现三维空间的现实生活。摄影画面表现形象的空间只具有长、宽两个方面的延伸而现实空间是一个长、宽、深三个方面延伸的立体空间。用只有二维空间的平面来逼真地表现具有三维空间的客观景象就必须注意安排摄影画面的纵深感强化画面的立体感。
  摄影画面立体感处理的方法有利用透视规律法、利用拍摄角度法、利用画面元素布局法、利用拍摄光线法、利用影调对比法、利用镜头法等。
  一、利用透视规律法 
  透视规律来自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景物的观察习惯也是人们判断景物远近、大小的一种“尺度”。透视规律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即线条透视和空气透视。
  1、线条透视。线条透视规律强调在画平面上深远的空间感就出现了。纵深感的强弱同景物近大远小的对比有相当大的关系。景物大小对比越强烈和悬殊线条收缩越急则空间感越强景物大小对比不明显线条收缩越缓和则空间感越弱。斜侧面拍摄方向、仰拍或俯拍拍摄高度、拍摄点至景物距离越近、短焦距镜头等都能增强线条透视效果能在画平面上逼真的展现立体空间。另外有目的运用好前景也能有效地增强画面纵深效果。
  2、空气透视。现实生活中人们感受空间的远近常常同大气及大气介质发生联系。介质多少会给人造成“错觉”以此来判断、理解、感受空间。
  空气透视的规律有离视点近的物体感觉暗而深远的物体则淡而浅越远越淡直至完全消失近处物体色彩饱和趋于暖色明度高远处物体色彩饱和度差趋于冷色近处物体轮廓明了清晰突出醒目远处物体模糊清晰度降低混同一般物体距离视点越近反差越强反之反差逐渐趋于缓和对比越来越弱。
  在实际创作中我们需要想方设法利用一些可行的艺术手段来实现和再现画面的空间透视效果。
  二、利用拍摄角度法 
  拍摄角度是指照相机与被摄物体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也就是机位与被摄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在空间上拍摄角度有三个坐标的变化拍摄方向、拍摄高度、拍摄距离。
  1、拍摄方向。 采用斜侧方向拍摄既能表现出被摄主体的正面特征又能表现出它的侧面形态。斜侧面方向能使被摄对象产生方向性的透视效果。特别是照相机和被摄体成45度角时画面呈对角线结构其立体感表现更为强烈。
  2、拍摄高度。采用仰摄或俯摄较水平拍摄所表现的物体立体感强斜侧面的仰摄、俯摄又比正面的仰摄、俯摄物体的立体感强。因为仰、俯的拍摄高度斜侧面拍摄方向能表现出物体的三个面。
  3、拍摄距离。拍摄点距离被摄物体越远物体立体感越弱距离越近立体感越强。近距离拍摄在物体纵深线条方向有急剧收缩现象远距离拍摄透视效果减弱。
  三、利用画面元素布局法 
  日常视觉经验告诉我们当我们观察事物时常常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观察对象分成若干个小组先一组一组地分别观察最后得到总体印象这种观察的效果比满眼看去既省力又清晰。摄影画面构图可以利用这种经验将画面元素分组布局。
  1、前后景布局。前景是位于主体之前靠镜头最近的景物后景是位于主体之后的景物或空间也称为背景。前景由于其形状大、影调深就容易和主体及远处的景物在大小和影调上形成对比造成距离间隔使观众在观看画面时产生三维空间的幻觉。后景相对于主体其形状小、影调浅这样可以与主体在空间上、影调上形成对比从而使主体得到突出。同时使空间透视效果变化明显。总之前后景布局使画面元素处于两个以上的纵深层面利用多层、多重景物强化空间有利于体现画面的立体效果也便于利用各种技巧引导观众的注意力。
  2、三角布局。三角布局法是将画面元素组成三角形状。三角布局的视觉中心常位于三角形的顶点。三角布局并不要求一定要用三个画面元素来组成任意多的画面元素都可组成三角形或金字塔布局。三角布局是一种常用的极富有表现力的构图方法它使画面元素组合紧凑有利于近景拍摄。利用三角形的几何形状很自然地将观众视觉注意力引导到三角形顶点主体物可以置于三角形三个顶点中的一个。三角布局可使画面元素处于不同的纵深层面上增强画面的立体感。
  四、利用拍摄光线法 
  光线是摄影的灵魂也是表现物体立体感的主要手段。它能形成物体的立体结构在物体表面产生受光面、阴影面和投影。在摄影画面立体处理方法上常利用直射光中的侧光、斜侧光和逆光来增强摄影画面的立体感。
  1、侧光或斜侧光。在侧光或斜侧光线照明时由于光线和被摄体形成一定的角度就能够在被摄物体表面产生受光面、阴影面和投影构成了光影的明暗变化。因此侧光或斜侧光不仅对表面粗糙、凹凸不平的物体的质感有很好的表现力而且加强了被摄体的立体感。可以说侧光或斜侧光照明是表现物体立体感的一种最佳的照明形式。
  2、逆光。逆光是来自照相机的对面而照射到被摄体的光线。逆光有很好的造型效果在应用逆光时可以把被摄体的轮廓勾画出来利用逆光的这个特点可以在拍摄规模盛大、人物众多的场面方面有极强的表现力。在重重叠叠的人和物中轮廓光既勾画出每个个体又使之连接成一个整体。随着画面亮度从近至远地逐渐加强轮廓光也逐渐消隐使画面呈现出很强的空间感。
  五、利用影调对比法 
  影调对于黑白照片是指明暗过渡的变化情况即黑、灰、白的一系列过渡情况对于彩色片是指景物的色彩在画面上再现的深浅情况。 影调的明暗对比有助于表现景物的质感和空间感强化画面的立体感。 利用影调对比的方法可以运用这些规律近暗远亮近处色彩饱和度高远处色彩饱和度低近处色彩偏暖远处色彩偏冷。
  1、近暗远亮。在相同的情况下近处物体影调暗远处物体影调亮。在光比处理上做到近强远弱也可以对远近不同的物体作明暗变化的处理来提高画面的深度。画面中的景物有了明暗变化的影调层次从而可以提高画面的透视感和立体感。
  2、近处饱和度高远处饱和度低。在相同的情况下近处物体色彩饱和度高远处物体色彩饱和度低。我们对画面作一种色调处理时可以采用不同饱和度来提高画面的空间感、纵深感。
  3、近处色彩偏暖远处色彩偏冷。在相同的情况下近处物体色彩偏暖远处物体色彩偏冷。画面中近处的景物采用暖色调远处的景物采用冷色调可以用色彩对比也可用色彩的逐渐过渡。这主要是通过色彩的对比变化来提高画面的立体感。
  六、利用镜头法 
  摄影镜头是照相机的重要部件它的基本作用是纳光成像。镜头的光学性能中镜头的焦距和光圈大小影响摄影画面的立体感。
  1、镜头焦距。当光圈和拍摄距离不变时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越大前、后景深的差就越大。运用镜头焦距短景深大的特点用短焦距镜头近距离拍摄众多物体时可以让更多的物体进入画面。采用短焦距镜头拍摄物体棱角分明面与面对比加强物体纵深线条收缩明显。当然镜头焦距很短时会使被摄物出现变形在使用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2、镜头光圈。当镜头焦距和拍摄距离不变时镜头光圈越小景深越大。显然光孔直径越小成像光束越细在胶片平面上形成的弥散圈越小因而使景深变大在拍摄大场面时可以采用小光圈来使整个画面清晰同时增强画面的立体感。

    以上讲述了增强摄影画面立体处理的方法如何在二维的平面上表现现实中三维的物体使物体的立体感加强。由于艺术造型并不要求人们用一个模式也不是每幅摄影画面必须有深远的空间感、立体感所以在现实拍摄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主题要求和创作者的意图灵活运用或加强之或减弱之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才能拍摄出有思想、有创新、有个性的摄影作品。

 

来源http://www.douban.com/note/229842758/

责任编辑:郭显要